- 发布时间:2025-02-08
- 截止日期:详见正文
- 学历要求:博士研究生
一、医院概况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院区于 1989 年由李嘉诚基金会捐资兴建,是一所省属公立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先后荣获“全国百佳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改革创新医院”、“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等称号。
在 2013 年医院群众满意度第三方评价中名列省属医院第二位;
2014 年成为荣获中国医疗机构公信力示范单位的三甲医院;
2018 年成为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计划”首批 9 家重点建设医院之一;
2020 年获国家卫生健康委“改善医疗服务先进典型单位”称号;
2021-2022 年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 A 级;
2022 年成为广东省高水平临床医学院首批 9 家重点建设医院之一,并通过新标准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等级复审。
医院现开放病床 1679 张;
设 59 个临床科室、 11 个医技科室、 15 个教研室和 7 个实验室;
医院现有职工 3157 人,其中高级职称 606 人,博士及博士后 179 人(其中在站博士后 35 人)、硕士 789 人,硕士 / 博士生导师 166 人。
二、为进站博士后提供广阔的科研及教学平台
我院是全国首批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级全科医生临床(粤东)培养基地、国家级普通外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是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硕士、博士培养单位,是药学与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为进站博士后提供分子心脏病实验室、医学分子影像实验室、精准医学研究所、药物Ⅰ期临床试验病房、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医学大数据平台、远程影像医学平台、临床心电学研究平台、骨科医学研究中心、运动医学研究所、乳腺医学研究中心、护理学研究院等多个研究平台。
其中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设置了 GMP 实验室、中心实验区、干细胞实验室、生活学习区、动物房、分子影像学及形态学实验室等,同时立项了广东省生物治疗关键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为博士后提供多元配套的科研环境。
三、招聘需求
1 、招聘岗位
普通型博士后(含临床型)
师资型博士后
创新型博士后
2 、招聘专业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生物学、公共卫生、护理学、化学及其他医学相关交叉学科专业。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博士后合作导师一览表见最后。
3 、基本应聘条件
( 1 )爱岗敬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意识,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学术潜力;
( 2 )年龄一般在 35 周岁及以下;
( 3 )具有博士学位,且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 3 年,或具有同意授予博士学位证明的应届博士毕业生;
( 4 )身心健康,可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 5 )进站业绩条件:
①申请普通型博士后的,近五年内发表 1 篇 SCI 论文;
需要同步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须具备执业医师资格,且近五年内发表 1 篇中科院小类二区 SCI 论文。
②申请成为临床师资型博士后的,须具备执业医师资格和较强的临床实践专门化技能,且近五年内发表 1 篇中科院小类二区 SCI 论文。
③申请成为基础师资型博士后的,近五年内发表 1 篇中科院小类一区 SCI 论文或 2 篇中科院小类二区 SCI 论文。
④申请成为创新型博士后的,近五年内在 Cell 、 Nature 、 Science 、 JAMA 、 Lancet 、 NEJM 、 BMJ 、 CA Cancer J Clin 及其旗下各学科领域 TOP1 子刊(不含综述类期刊)或本学科专业领域 TOP1 期刊发表论文。
四、福利待遇
1 、基础年薪:在站 2 年,普通型博士后年薪合计 72 万元 ,师资型博士后年薪合计 96 万元 (如有第三年增加 28 万元 ),创新型博士后年薪合计 120 万元 (如有第三年增加 40 万元 )。
2 、科研启动费:普通型博士后 10 万元 ,师资型博士后 20 万元 ;
创新型博士后 30 万元 。
3 、激励年薪:达到 C 档业绩 10 万 / 年 ,达到 B 档业绩 20 万 / 年 ,达到 A 档业绩 30 万 / 年 ;
发放两年。
激励年薪可与聘期考核业绩重复计算。
标准达到各档次核定条件的,可相应叠加。
4 、职称评审可享受博士后特殊通道。
5 、业绩优秀者在站期间可提前签订留院意向协议,留院工作后可享受科研经费加码支持及职务聘任优待。
6 、从事临床学科研究的博士后,在站期间可同时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7 、正常在站期间,博士后根据业绩情况可晋升高级别博士后,并享受相应待遇。
8 、享受汕头市高层次人才相关服务。
五、报名方式
本招聘启事常年有效,有意报名者请将个人简历等有关材料发送至电子邮箱 [申请查看] ,邮件主题注明:“姓名 + 应聘 *** 教授(合作导师姓名)博士后 + ” 【快捷投递:点击下方“立即投递 / 投递简历”,即刻进行职位报名】 。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博士后合作导师一览表
合作导师 | 二级学科 | 研究方向 |
谭学瑞 | 内科学 | 心血管疾病多组学研究,主动脉夹层流行病学与机制研究,心电与心律失常研究。 |
叶曙 | 内科学 | 心血管疾病 |
王斌 | 内科学 | 心血管疾病临床与机制研究 |
陈业群 | 内科学 | 心血管疾病分子生物学研究,心血管流行病学研究,主动脉夹层流行病学与机制研究,心电与心律失常研究。 |
卢喜烈 | 内科学 | 1 .心电图流行病学研究 2 .心电图大数据挖掘与应用 3 .心电图人工智能诊断研究 |
朱金秀 | 内科学 | 1 .心肌重构 2 .心电学临床智能化诊断系统研发 3 .心血管疾病分子生物学研究 4 .糖尿病心肌病分子机制研究 5 .心电与心律失常研究。 |
舒周伍 | 内科学 | 心血管疾病临床与机制研究 |
陶凉 | 内科学 | 1 .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不同临床表型的遗传特征 2 .人工生物瓣膜衰败速率差异的临床研究和遗传机制研究 3 .主动脉瓣的流体力学特点与主动脉瓣修复的手术设计 |
方强 | 内科学 | 1. 基于脉搏波的动态血压的估算及其在卒中康复训练过程中的监控作用的研究 2. 新型微型心脏起搏器的研究 |
张昕 | 内科学 | 1 .造血干细胞红系分化及红系终末期成熟的分子调控机制; 2.人间充质干细胞衰老机制、大规模制备技术及临床转化 |
李智 | 内科学 | 心血管疾病临床与机制研究 |
王嵬 | 内科学 | 糖组学、遗传学、免疫学 |
陈永松 | 内科学 | 内分泌代谢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李卫平 | 内科学 | 医学大数据与队列分析 |
鄞国书 | 内科学 | 内分泌代谢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许文灿 | 内科学 |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临床与基础研究 |
彭炎强 | 内科学 | 糖尿病肾病 |
苏永忠 | 内科学 | 血液肿瘤 |
陶红芳 | 内科学 | 血液肿瘤 |
林玲 | 内科学 | 1.风湿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2 .乳腺癌微环境与血管生成 |
俞晶 | 内科学 | 1. 消化系统疾病,尤其炎症性肠病方向 2.消化内镜方向 |
蔡先彬 | 内科学 | 肠道微生态基础与临床,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炎症性肠病 |
庄伟端 | 神经病学 | 1. 脑血管病 2.神经系统免疫疾病 |
何文贞 | 神经病学 | 癫痫、帕金森病、认知障碍 |
肖颖秀 | 神经病学 | 1. 脑血管病 2.神经系统免疫疾病 |
郭少维 | 神经病学 | 1. 神经组织工程 2.新污染物与神经疾病 |
陈理明 | 肿瘤学 | 1 .肿瘤的溶瘤病毒基础和临床研究2、肿瘤免疫治疗 |
林菁 | 肿瘤学 | 肿瘤免疫治疗临床与基础研究安宁疗护临床研究胃癌临床与基础研究 |
陈剑 | 外科学 | 1 .脑出血后脑损害的病理机制研究; 2 .三叉神经痛的发病机理研究; 3 .脑胶质瘤肿瘤干细胞研究。 |
许益民 | 外科学 | 1 .脑胶质瘤的基础临床研究; 2 .基于多模态监测的神经重症临床研究; 3 .生物3D打印在神经外科的应用研究。 |
袁军 | 外科学 | 脑肿瘤、脑血管病研究 |
陈伟强 | 外科学 | 颅脑创伤、脑血管病、神经免疫研究 |
吴杰 | 外科学 | 神经药理; |
魏乃礼 | 外科学 | 1. 阿尔兹海默病经颅磁刺激的个体化响应机制; 2.精神分裂症的神经调控治疗; 3.癫痫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4.迷走神经电刺激治疗自闭症的机制研究 |
林睿 | 外科学 | 神经肿瘤方向 |
林佳哲 | 外科学 | 神经重症与分子生物学 |
胡军 | 外科学 | 1 .骨与软骨退变机制及组织工程; 2 .骨科材料应用基础及转化; 3 .骨肿瘤病理机制及诊疗; 4 .多模态成像在骨与软骨组织病患中的应用 |
王虎 | 外科学 | 骨肉瘤PITX1基因的突变鉴定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
钟志刚 | 外科学 | 骨科、运动医学 |
刘钊勇 | 外科学 | 恶性骨肿瘤(如骨肉瘤)或脊柱转移瘤分子机制研究、脊柱退变的力学研究、小儿先天性骨畸形的病理机制 |
伍克州 | 外科学 | 1 .组织低温生物保存 2 .关节软骨再生组织工程 3 .半月板组织工程与新型生物材料 |
陈斌 | 外科学 | 脊柱退变及骨质疏松相关研究 |
许建坤 | 外科学 | 骨与软骨退变机制及组织工程 |
章斐然 | 外科学 | 肿瘤基因学、胃肠道微生态、数字医学 |
李欣欣 | 外科学 | 胃肠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陈广灿 | 外科学 | 1 .胃肠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2 .肠道黏膜免疫研究; 3.生物信学、影像学、生物医学工程 |
王怀明、曾永明 | 外科学 | 消化道肿瘤基础研究(免疫治疗方向) |
安威 | 外科学 | 1. 代谢性肝病发病机制的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研究; |
乔贵宾 | 外科学 | 胸部肿瘤转化研究 |
谢肖俊 | 外科学 | 1. 细胞外基质源材料外科应用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2.消化道肿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
林少雄 | 外科学 | 头颈外科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林豪雨 | 外科学 | 1 .乳腺癌基础与临床研究; 2.新型抗肿瘤纳米药物开发 3.光学分子影像应用研究 |
梁元科 | 外科学 | 1 .乳腺癌基础与临床研究; 2.新型抗肿瘤纳米药物开发 3.光学分子影像应用研究 |
林明恩 | 外科学 | 尿路上皮癌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 |
郑练 | 外科学 | 小儿外科临床与基础研究 |
李志凌 | 妇产科学/生殖医学 | 1 .精卵基础与临床研究; 2 .精卵配子/胚胎/组织等生育力保存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黄樾 | 妇产科学/生殖医学 | IVF 过程中氧化应激损伤对胚胎发育、分化、激活、植入及子代安全性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 |
林霓阳 | 儿科学 | 新生儿脑损伤,新生儿感染病原研究 |
吴北燕 | 儿科学 | 小儿血液肿瘤性疾病、儿童罕见病 |
杨晓寰 | 中医学 | 1. 脾胃病、老年病、体质 2. 中医护理 |
马树华 |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 1 .药物成瘾的脑神经机制研究; 2.神经影像学研究 |
陈绍琦 |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 1 .光声成像及药物靶向递送在免疫性疾病及肿瘤性疾病中的应用; 2.微纳米马达及靶向递送 |
路涛、焦晓阳 | 皮肤美容 | 皮肤衰老与炎症、代谢 |
纪影畅 | 皮肤美容 | 整形美容技术/再生医学/抗衰老相关方向 |
吴映娥 | 诊断检验学 | 1 .结核菌感染与免疫; 2.微塑料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3.血液病实验诊断。 |
张俏忻 | 诊断检验学 | 1 .临床分子诊断; 2.拉曼光谱技术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 3.高尿酸血症及痛风发病机制研究。 |
麦瑞琴 | 诊断检验学 | paget ‘s病的发病机制研究 |
洪良利 | 病理学 | 1. 代谢、免疫与肿瘤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2.人工智能病理诊断平台研发 |
卢玺峰 | 代谢调控与重大疾病防治研究团队 | 代谢调控基本规律与紊乱发生机制 |
孙源 | 代谢调控与重大疾病防治研究团队 | 代谢调控与心血管疾病 |
郭九标 | 代谢调控与重大疾病防治研究团队 | 炎症与免疫及代谢调控 |
王茂林 | 代谢调控与重大疾病防治研究团队 | 多组学技术在代谢调控研究中的应用 |
赵磊 | 肿瘤学 | 1 .慢性肝病影响肝肿瘤发生与进展的机制及干预研究; 2.原发性肝癌围手术期综合治疗 |
首页
复制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