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类别:流动站独立招收博士后
发布时间:2024-03-25截止时间:2025-03-31
招聘人数:5
职位职责
1. 围绕课题组研究方向,与院内外专家、制造商及供应商交流;
2. 每周或每两周报告平台开发、分析和优化的进展情况;
3. 与具有不同背景和专业知识(建筑、计算设计、计算机科学、数字制造)的同事交流;
4. 研究、定制、开发平台原型,参与编程、模拟和交付生产任务,参加出版活动(会议出席、研讨会、期刊文章、专利开发、展览)。
1. 具有博士学位,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在35周岁以下,获得博士学位的年限一般不超过3年;
2. 具有电缆驱动并联机器人系统(CDPR)及其编程和原型设计的经验;
3. 基于模块化工业机器人组件(放大器、电机、多传感器设置中的用品、绞盘、旋转滑轮组件)的机器人原型制作经验;
4. 有建造定制末端执行器(EE)及相关的机械可编程可移动部件的经验;
5. 机电一体化工程/运动学与静态算法开发/控制用户界面/AI(C++、Python、ROS、C#、Unity ML Agents或类似框架)领域的编程专业知识;
6. 深度强化学习在机器人研究中的应用经验;
7. 机器人/机械工程/机电工程/制造与自动化/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重点研究人工智能和机器人;
8. 有Rhino/Grashopper编程和GH组件开发经验者优先;
9. 熟练的中英文表达。
其他信息团队简介
Peter Búš,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未来人居研究院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在UCL、ETH、Singapore ETH Centre、University of Kent等学校任教并进行研究工作。
协同智能建筑实验室由Peter Búš教授教授,专注于高级设计计算和数字制造策略领域的研究,用于人类和AI协同工作的建筑设计场景。
研究主要探索将人类智能和技术相联系并应用到从设计到生产的工作流程中,为人居环境提供高效生产的建筑设计流程和有效的建筑解决方案。
目前正在进行的研究将机器人技术作为人机协同智能装配方法的生产工作流程的一部分,包括用于自适应空间场景的kit of parts和离散建筑组件。
实验室近期将重点开发一种定制的缆索驱动机器人系统和特定的末端执行器,用于灵活的施工方法和策略,集成自适应装配系统的零件套件和离散组件的定制设计。
该机器人将使用小规模的组件进行操作。
该系统将集成作为外部框架的工业模块化结构和机器人部件与操作控制单元,以驱动和编程可移动部件。
该平台将被开发为一个开放的框架,允许可扩展性与使用者进行互动,并与工业协作机器人及独立定制的建筑机器人作为可移动和灵活的构件进行合作。
电缆驱动系统还将与混合现实用户界面相连,实现对建筑场景的智能控制。
该任务包括平台的设计、原型设计和构建、性能分析和优化。
简历、出版物列表以及记录机器人研究经验的任何档案/文件(视频、图片、链接)。
请将招聘材料发送到:
电子邮箱: [申请查看]
微信号: Peter_Bus
手机号: +86 131 687 08 107
首页
复制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