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25-04-11
- 截止日期:详见正文
- 学历要求:博士研究生
高翔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是生物 - 非生物杂合体系设计与合成技术,融合了生物催化和光 / 电化学催化的优势,创造超越自然功能的人工光合细胞,为解决粮食、能源和环境等问题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实验室主页: [申请查看]
岗位亮点:
● 一流科研平台
● 充足经费保障
● 学科交叉引领
● 开放产业环境
● 多维发展路径
● 3H 全方位保障
一、博士后
职位月薪: 2.3W-3W 元 / 月
工作性质:全职
工作经验:不限
最低学历:博士
招聘人数: 2-3 人
(一)岗位描述
1. 以科学研究工作为主,在 PI 的协助下主导课题研究,按计划完成博士后研究任务;
2. 与合作导师共同承担科研课题,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申请各类科研项目、专利;
3. 根据院所安排,承担一定的团队管理工作,协助 PI 指导研究生。
4. 研究方向:
a. 海洋 CO2 生物利用关键技术研发:生物 - 非生物杂合体设计与合成技术,融合了生物催化和光 / 电化学催化的优势,将海水中的 CO2 转化为可降解塑料、燃料和化学品等;
研发光电能驱动的人工自养细胞工厂,直接利用海水中的 CO2 来生长和生产目标产物;
耦合电催化,将海水中的 CO2 捕集并转化为一碳化合物,构建一碳化合物为原料的人工细胞工厂,生产目标产物。
b. 活细胞合成纳米材料的精准调控技术研发:从头设计细胞内催化材料合成的人工途径,开发生物法合成材料的大小、形貌、光电子生成效率、空间分布等精准调控技术,实现生物法合成高光效的人工光合细胞工厂;
c. AI 蛋白设计:从头设计固碳酶、一碳化合物利用的关键酶、和蛋白纳米导线等。
(二)应聘要求
1. 已获得或即将获得微生物学 / 化学 / 环境等专业博士学位;
2. 年龄≤ 35 周岁,博士毕业≤ 3 年,未在广东省从事过博士后工作。
3. 优先考虑有以下经验背景者:
a. 有合成生物学、微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电化学、光电催化、半导体材料等相关专业领域研究背景者;
(三)薪资福利
1 .提供具有吸引力的综合年收入(含全额政府补贴、竞争性薪酬、奖金奖励),具体面议;
2 .全额缴纳五险一金,在站工作期间计入我院工龄,享受工会福利、工作餐补贴和带薪年休假等;
3 .提供住房资源,可申请院内过渡房、市博士后公寓(合正置地)及深圳市人才房;
4 .提供高端的医疗服务、职工年度体检;
5 .提供从幼儿园至初中配套的教育资源,协助解决子女入学入托问题;
6 .提供定制化的人事服务:协助申请各级政府补贴,协助办理深圳市户口(配偶、未成年子女可随迁);
7 .提供国际领先的科研条件,包括良好的工作环境、充足的研究经费、前沿的实验仪器和愉悦工作氛围。
(四)个人发展
1 .出站优先提供留院工作机会,表现优异者出站可申请副高职称岗位;
2 .出站如留深签约 3 年劳动聘用合同,可申请深圳市博士后留深来深生活补助 36 万 /3 年。
3 .在站期间,国家级科研前辈一对一指导,专业团队助力争取各级补贴及各类项目:
( 1 )深圳市开题和中期考核合格者,享受深圳市政府博士后生活补贴 12 万 /2 年;
( 2 ) 广东省 博士后日常经费生活补贴 30 万 /2 年;
( 3 )广东省海外博士后人才支持项目( TOP 前 200 名海外高校,在站 60 万 /2 年,出站后留粤住房补贴 40 万 /3 年,共计 100 万),此项目不予省市补贴兼得;
( 4 )可竞争性申报中 国 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面上资助标准为 8 万元,特别资助标准为 18 万元);
( 5 )可竞争性申报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项目( A 档每人两年共 64 万元的资助,其中 56 万元为 博士后生活补贴, 8 万元为科研资助;
B 档每人两年 36 万元 博士后生活补贴;
C 档每人两年 24 万元 博士后生活补贴),此项目不与省市补贴兼得;
( 6 )可竞争性申报“院长博士后择优专项计划”项目,按每名入选者 20 万元标准,予以第三年资助,可 申请市 博士后公寓、市人才房或申请一次性住房补贴 2 万元,颁发《院长博士后择优专项资助证书》。
注:相关政策变动均以广东省、深圳市文件为准。
(五)工作地点
深圳市光明区凤新路 1 号卓宏大厦 / 深圳市南山区桃源街道学苑大道 1068 号
(六)应聘方式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 PDF )以发送至 [申请查看] ,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 - 学校名称 - 专业 - 姓名 - ”。
【快捷投递:点击下方“立即投递 / 投递简历”,即刻进行职位报名】
PI 简介:
高翔 博士,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材料合成生物学中心课题组组长,博士生导师。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是生物 - 非生物杂合体系设计与合成技术,融合了生物催化和光 / 电化学催化的优势,创造超越自然功能的人工光合细胞,为解决粮食、能源和环境等问题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研究成果发表在 Nature Sustainability, NatureChemistry, Chemical Reviews, Science Advances, Advanced Science 等期刊上。
首页
复制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