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25-04-11
- 截止日期:详见正文
- 学历要求:博士研究生
袁海实验室简介:
当前生物合成途径设计领域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系列挑战。
实验室致力于与国内外团队合作,依托深圳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发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驱动的生物合成路径智能规划平台,目标是构建 " 数据整合 - 路径设计 - 高通量验证 - 工艺优化 " 全链条技术体系,以期通过建立计算与实验双向反馈的闭环验证机制,突破部分高附加值化合物的路径创新设计与产业化验证,形成覆盖 " 数据 - 算法 - 元件 - 工艺 " 的合成生物学创新平台,服务我国绿色生物制造产业发展。
岗位亮点:
● 一流科研平台
● 充足经费保障
● 学科交叉引领
● 开放产业环境
● 多维发展路径
● 3H 全方位保障
一、博士后
职位月薪: 2.3W-3W 元 / 月
工作性质:全职
工作经验:不限
最低学历:博士
招聘人数: 2 人
(一)岗位描述
1. 独立开展科研工作,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 生物合成路径智能规划技术与平台构建 " 项目研究;
2. 主持或参与国家、市、院的科研项目,按计划完成研究任务;
3. 开展合成生物学数据库构建、知识挖掘或人工智能相关研究工作;
4. 与合作导师共同承担科研课题,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申请各类科研项目、专利及软件著作权;
5. 跟踪本学科国内外学术前沿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参与学术会议和科研活动;
6. 协助团队建设和管理工作,指导青年科研人员的研究工作。
(二)应聘要求
1. 已经或即将获得生物信息学、计算生物学、合成生物学、代谢工程或相关专业博士学位;
2. 年龄不超过 35 周岁,博士毕业不超过 3 年,未在广东省从事过博士后工作;
3. 具备计算生物学、生物信息学或人工智能相关研究背景,熟悉大数据分析或机器学习方法;
4. 熟练掌握至少一种编程语言,具有生物数据分析经验;
5. 了解合成生物学基本概念,对生物合成途径设计、酶催化反应等领域有兴趣;
6. 具备良好的英文科研论文写作能力,以第一作者发表过或即将发表 SCI 论文;
7. 团队合作精神强,工作态度认真负责,具有创新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8. 英语熟练,能流畅阅读专业文献并进行学术交流。
(三)薪资福利
1 .提供具有吸引力的综合年收入(含全额政府补贴、竞争性薪酬、奖金奖励),具体面议;
2 .全额缴纳五险一金,在站工作期间计入我院工龄,享受工会福利、工作餐补贴和带薪年休假等;
3 .提供住房资源,可申请院内过渡房、市博士后公寓(合正置地)及深圳市人才房;
4 .提供高端的医疗服务、职工年度体检;
5 .提供从幼儿园至初中配套的教育资源,协助解决子女入学入托问题;
6 .提供定制化的人事服务:协助申请各级政府补贴,协助办理深圳市户口(配偶、未成年子女可随迁);
7 .提供国际领先的科研条件,包括良好的工作环境、充足的研究经费、前沿的实验仪器和愉悦工作氛围。
(四)个人发展
1 .出站优先提供留院工作机会,表现优异者出站可申请副高职称岗位;
2 .出站如留深签约 3 年劳动聘用合同,可申请深圳市博士后留深来深生活补助 36 万 /3 年。
3 .在站期间,国家级科研前辈一对一指导,专业团队助力争取各级补贴及各类项目:
( 1 )深圳市开题和中期考核合格者,享受深圳市政府博士后生活补贴 12 万 /2 年;
( 2 ) 广东省 博士后日常经费生活补贴 30 万 /2 年;
( 3 )广东省海外博士后人才支持项目( TOP 前 200 名海外高校,在站 60 万 /2 年,出站后留粤住房补贴 40 万 /3 年,共计 100 万),此项目不予省市补贴兼得;
( 4 )可竞争性申报中 国 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面上资助标准为 8 万元,特别资助标准为 18 万元);
( 5 )可竞争性申报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项目( A 档每人两年共 64 万元的资助,其中 56 万元为 博士后生活补贴, 8 万元为科研资助;
B 档每人两年 36 万元 博士后生活补贴;
C 档每人两年 24 万元 博士后生活补贴),此项目不与省市补贴兼得;
( 6 )可竞争性申报“院长博士后择优专项计划”项目,按每名入选者 20 万元标准,予以第三年资助,可 申请市 博士后公寓、市人才房或申请一次性住房补贴 2 万元,颁发《院长博士后择优专项资助证书》。
注:相关政策变动均以广东省、深圳市文件为准。
(五)工作地点
深圳市光明区永创路 108 号。
(六)应聘方式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要求为 PDF )以发送至 [申请查看] ,简历及邮件标题注明“应聘岗位 - 学校名称 - 专业 - 姓名 - ”。
【快捷投递:点击下方“立即投递 / 投递简历”,即刻进行职位报名】
PI 简介:
袁海 博士,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 PI ,博士生导师,正高级工程师, IEEE 资深会员, 1999 年于西安交通大学获得电气工程学士学位, 2005 年获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学位。
2006 年加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现任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支撑平台处负责人,深圳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总经理。
主要从事生物合成途径设计、实验自动化装备与系统等方面的研究。
首页
复制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