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25-04-01
- 截止日期:详见正文
- 学历要求:博士研究生
一、 单位介绍
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是深圳市政府按照三级甲等医院规模打造,重点投入建设的市属公立医院,坐落于深圳市龙岗区平湖街道,建筑面积约 32.77 万平方米,一期建设完成床位数 2000 张,科研教学大楼面积达 3 万平方米 ,是深圳当前最大的集医教研于一体的单体综合医院建筑。
院区环境优雅舒适,现代化设计简洁大气,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同时设有三层地下停车场,可提供 1900 个停车位,方便患者点对点就医。
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本着一切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办最具有温情医院的宗旨,始终秉承“诚信、厚道、守正、创新”的精神,践行“让居民享受最好的健康服务”的工作理念,建设临床、科研、教学、转化协同发展的本地化、数字化、国际化的世界一流创新型大学附属医院。
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医学人工智能研究所是聚焦医学与人工智能交叉创新的前沿科研平台,依托深圳大学高水平科研资源及华南医院丰富的临床场景,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的深度应用与转化。
研究所汇聚医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工程等多学科人才,重点开展智能影像诊断、精准辅助诊疗、医疗大数据挖掘、手术机器人、智能健康管理等方向的研究,构建 " 基础研究 - 技术开发 - 临床验证 " 的全链条创新体系。
团队与国内外顶尖高校、科技企业及医疗机构深度合作,拥有高性能计算集群、多模态医学数据库及临床转化平台。
我们以 "AI 赋能精准医疗 " 为使命,旨在通过技术创新提升疾病诊疗效率,推动智慧医疗发展,同时为复合型医工人才提供开放协作、资源丰富的科研环境。
二、 导师介绍
易石坚,主任医师,外科学教授,研究生及博士后导师,中国甲状腺外科助力学科发展突出贡献专家,美国南加大 KECK 医学中心高级访问学者,暨南大学微创外科研究所深圳基地负责人,深莞惠乳腺专科医师联盟核心成员;
曾担任普通外科主任及微创外科主任 10 余年,现任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副院长,甲状腺乳腺外科学科带头人。
兼任世界内镜医师协会外科联盟执行理事长(负责甲状腺乳腺外科)、世界内镜医师协会经自然腔道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卫生应急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学会甲状腺疾病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机器人外科专家工作组专家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甲状腺外科专家工作组专家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乳腺专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协会甲状腺外科专委会常务、深圳市医学会甲状腺乳腺外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医学会乳腺疾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普通外科编委会副主编,《中国内镜杂志》《中华肥胖与代谢病电子杂志》《中国医学工程》《机器人外科学杂志》等多家杂志编委。
主要从事甲状腺及乳腺肿瘤的精准个体化综合治疗的分子机制研究,主持或参与科研基金 11 项,主持湖南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 1 项、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 面上项目 2 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 项、省级科研项目 2 项,发表论文 74 篇,其中 SCI 论文 30 篇,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或共同通讯作者发表 SCI 论文 19 篇以及中华系列期刊论文 3 篇;
主要学术代表作发表在 Theranostics 、 Biological psychiatry 、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 Int Immunopharmacol 、 Front Immunol 等国际知名杂志上
三、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
甲状腺及乳腺肿瘤的精准个体化综合治疗;
腔镜下喉返神经的显微临床应用解剖学研究,腔镜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甲状旁腺的保护策略:基于吲哚菁绿显像技术的甲状旁腺血流灌注及功能判断的表征研究、甲状腺癌手术喉返神经损伤人工生物导管应用研究,甲状腺机器人手术系统微器械平台研制及应用;
乳腺癌保乳术生存质量、复发、生存期分析,乳腺癌的基因测序、 CTC 单细胞的测序,乳腺癌术中术后乳房重建。
整合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科教部、中医科、超声科、影像科、检验科、病理科等多科室资源,搭建多学科、跨专业的项目合作团队( Y 项目组)。
科研探索与挑战:
深度参与最前沿课题,探索甲状腺肿瘤分子机制,优化手术中神经、甲状旁腺保护技术,参与机器人手术器械研发。
临床结合 AI 、机器学习系统等领域课题等你挑战。
四、 应聘者要求
研究背景要求:
1. 专业背景
具有医学、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优先考虑在甲状腺肿瘤、乳腺肿瘤、肿瘤精准治疗、肿瘤分子机制、基因测序、细胞生物学、临床应用研究等方向有深入研究经历的候选人。
熟悉甲状腺及乳腺肿瘤的病理生理机制,了解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甲状旁腺保护的相关知识,对乳腺癌保乳术、术中术后乳房重建等临床应用研究有一定基础者优先。
2. 科研能力:
具备扎实的科研基础,能够独立设计和开展科研项目,熟练掌握常见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如基因测序、细胞培养、细胞转染、免疫组化、流式细胞术等。
具有良好的数据分析能力,能够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熟练使用相关数据分析软件。
具备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能够追踪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提出具有创新性的科研思路和方法。
3. 学术成果:
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过高质量的 SCI 论文,优先考虑在甲状腺肿瘤、乳腺肿瘤相关领域发表过高水平论文的候选人。
参与过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者优先,具有科研项目申报和管理经验者优先。
4. 其他要求:
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多学科背景的研究人员进行有效沟通和协作,共同开展科研项目。
具备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能够熟练阅读和撰写英文科研论文,能够与国际同行进行学术交流。
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博士后研究工作中,遵守科研道德和学术规范。
应聘条件要求
(一)年龄在 35 周岁以下、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 3 年的人员、申请人不能申请其博士毕业单位同一个一级学科的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二)具有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严谨科学态度、身体健康、能胜任岗位的工作要求。
(四)目前已取得显著科研成果的申请者将予以优先考虑。
(五)具有较强的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
(六)能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五、 职责与待遇
岗位职责
(一)与合作导师共同承担重要的科研课题,按计划完成博士后入站期间的科研任务 ;
(二)按照应聘方向开展相关工作,独立或合作发表论文、论著 ;
(三)完成流动站规定的考核指标。
考核要求及具体管理要求,参照《深圳市博士后管理工作规定》等有关规定。
薪资待遇
(一)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年薪
基于考核结果,应聘者可获得以下资助之一:
1 、博士后“拔尖计划( A 类)”,资助标准为综合年度薪酬不低于 32 万元 / 年(连续两年);
2 、博士后“特支计划”,面向高层次、有潜力的青年人才,提供更多支持和资助。
(二)配合申请除年薪外的其他待遇,包含:
1 、省市对符合条件的在站博士后发放开题、中期、出站考核后各 12 万元的生活补助,总额不超过 36 万元。
2 、出站后留深或来深工作的博士后,每人可获得 36 万元的生活补助。
3 、符合深圳市人才计划的可以申请相应的住房补贴或人才廉租房。
4 、符合条件者可申请进站单位所在区相应的博士后研究人员生活补贴。
5 、博士后在站期间可以负责人身份申请各级科研课题资助。
6 、在站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可享受与单位职工同等待遇的科研津贴。
7 、博士后人员进站,可自愿选择落户深圳市。
选择落户深圳市的,可申请深圳市入户生活补贴,其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可办理随迁入户。
博士后子女入托、入学等按深圳市相关条例执行。
8 、若博士后人才资助政策有所调整,以最新的文件规定为准。
(三)提供具有前景的职业发展通道
1 、符合条件的博士后可申请评定专业技术资格。
2 、优秀博士后出站后可申请留在深圳大学体系内从事科研教学等工作。
六、 投递方式
邮箱投递 [申请查看] (邮件标题:应聘博士后 + 研究方向 + 申请人姓名)
( 1 )应聘者将个人简历及反映本人学术水平的近 5 年代表性成果电子文档发给联系人。
( 2 )初审合格者将被通知面试,面试请准备如下材料给专家组审核:
个人简历
学位证明复印件
反映本人学术水平的近 5 年代表性成果复印件
博士导师推荐信
( 3 )本团队评估符合条件的申请者,将转给合作团队审核,之后组织三方面试,确定是否录取及课题方向。
原则上,正式录取者在站主要在合作团队工作单位开展科研工作。
联系人:[申请查看]
联系电话: [申请查看] (微信同号)
联系地址: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深圳市龙岗区平湖街道福新路 1 号)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来源链接: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收资讯请关注:
【高才博士后】微信公众号→微信号: bshjob
首页
复制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