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介绍
中山大学生态学科肇始于1924年建校之初的生物学系。
以蒲蛰龙院士和张宏达教授等为代表的前辈学者,奠定了中大动物生态学和植物生态学研究的基础。
依托水产动物疫病防控与健康养殖全国重点实验室、广东黑石顶地带与非地带性森林生态系统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山大学生物博物馆(国家二级博物馆)、广东南岭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共建)、生物多样性演化与保护广东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粤港澳高校生物多样性联盟等平台,在生物多样性形成、演化、维持、保护、应用等领域引领学科发展,支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
中山大学生态学专业和学科在教育部多轮学科评估中,生态学科均为全国并列第一和A+,入选教育部“双一流”建设学科和“强基计划”。
中山大学生态学院成立于2018年,位于粤港澳大湾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市,是中山大学强化和发展生态学科的创新举措。
在“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办学特色以及“三校区五校园”错位发展、合力支撑的思路指引下,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为基本导向,打造“生物与环境演变”“物种保护与生态适应”“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演化生物学与基因”“生物多样性维持与保护”“修复与可持续生态”等六大科研平台。
过去5年,生态学院在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快速发展,特别注重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学院文化建设,为青年人才的成长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01师资队伍
学院以人才强校战略为指引,自建立之初起大力引进海内外优秀人才。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1人,其中教授6名、副教授42名、助理教授3名,其中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0人。
02人才培养
学院建立了本硕博以及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同时是教育部“强基计划”(生态学)的依托培养单位;
现有本科生175人,研究生104人,人才培养规模稳步扩大。
成立了“生物学基础教研室”“生态学基础教研室”“演化生态学教研室”“生态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教研室”和“应用生态学教研室”。
2022年以来,学院青年教师先后获得全国高校生命科学类微课教学展示交流活动优秀微课二等奖、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广东分赛暨广东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2024年学院2支本科生队伍获得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科学探究类)一等奖。
03科学研究
面向生态学科重大学术前沿,紧密对接生物多样性保护、“双碳” 、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战略,学院围绕三大研究方向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生物多样性与保护、生态系统修复与功能提升、生态碳汇与可持续生态。
04文化建设
成立学术交流中心、自然教育中心、国际交流与产学研发展中心等,组织“生态与进化讲座”“生态与进化暑期学校”“生态论坛”“生态人生”等学科品牌活动;
成立教师发展中心,为学院青年教师联系“传帮带”导师,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提升教学和科研能力;
开设“生态新锐”“生态笃行”等栏目,促进院内教师交流。
二、招聘学科方向
学院坚持生态与进化整合研究,结合学院中长期发展规划,主要招聘方向包括(不限于):生物多样性形成、生物多样性维持与保护、生态修复与功能提升、生态碳汇与可持续生态学等。
三、招聘岗位
◾ 长聘教授(教授二级/三级岗位):具有高深的学术造诣,在人才培养或学术研究方面取得国内外公认的标志性重大成就和贡献,具有重要影响力和学术地位;
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和学术地位,具有带领本学科赶超或引领国际先进水平的能力;
具有突出的团队领导和组织协调能力。
◾ 长聘副教授(教授三级/四级岗位):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在人才培养或学术研究方面取得国内外广泛认可的创新性成就和贡献,具有较强影响力和学术地位;
具有保持本学科国内外先进水平的能力,成为本学科领域独立学术带头人。
◾ 预聘副教授(副教授一级/二级岗位):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能力,在人才培养或学术研究方面取得高水平成果,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专业影响力;
具有成为本学科领域学术带头人或优秀学者的发展潜力;
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0周岁。
◾ 预聘助理教授(副教授二级/三级岗位):具有广阔的学术视野、活跃的创新思维和扎实的研究基础;
取得较高水平的专业成果,学术发展潜力较大;
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5周岁。
◾ 博士后:年龄在35周岁以下,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熟悉高等教育规律,了解国内外高等教育情况,具备国际化的学术视野,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强的科研能力的国内外优秀博士。
四、招聘基本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忠诚教育事业,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学风;
3、有国际化的学术视野和引领本学科领域发展的思路;
4、身体健康,聘期内应全职到校工作。
五、人才待遇
1、学校为长聘及预聘岗位引进人才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待遇、基本启动经费、安家补贴和校区补贴等。
教研系列“预聘-长聘”制岗位,按“PI”标准配置资源和精心培育,有足够的成长空间和晋升长聘机会。
教研系列教师岗位申请入职时可认定研究生导师资格,博士生导师到岗前两年有共2-3名博士生指标。
2、学校为博士后提供有竞争力的岗位薪酬及福利待遇;
入职我院的博士后可以额外申请深圳市的博士后生活补助;
博士后考核合格出站后,可申请聘任特聘副研究员或二站博士后;
科研水平突出的博士后出站后可申请我校教学研究并重系列教师预聘职位。
特别优秀者可申请我校“逸仙博士后”项目,薪酬待遇不低于50万元/年(含五险二金)。
3、依托十家附属医院和深圳校区附属学校、附属幼儿园,学校对以上岗位人才在落户、医疗服务、子女入学等方面予以有力支持,同时给予深圳校区工作补贴。
4、符合条件的人才可依托学校申请深圳鹏城孔雀计划。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申请查看]
邮箱:[申请查看]
电话:[申请查看]
通讯地址:深圳市光明区公常路66号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医学园2栋1302
学院官网:[申请查看]
原文出处:
首页
复制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