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25-04-03
- 截止日期:详见正文
- 学历要求:博士研究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参加 202 5 年博士暨中高级人才 RPO 线上面试会,欢迎海内外优秀人才报名参会,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线交流。
1. 参会场次
举办平台:腾讯会议平台
RPO 线上面试会第 二 场(举办时间: 4 月 2 3 日)
2. 报名通道:
本次招聘会针对参会人才免费,不收取参会人才任何费用。
立即报名 → 【第 二 场】 [申请查看]
3. 活动咨询
(添加微信请备注 “ 姓名 + 学历 + 专业 + 毕业院校 +RPO 面试会 ” ,后续我们将邀请您加入活动交流群)
4. 入场方式
活动开始前我们将会通知您意向单位的面试房间号,届时凭面试房间号入场与参会单位交流面试。
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成立于2020年,为电子科技大学和衢州市人民政府合作举办的科研机构。
研究院专注于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领域,构建了“8研究所N中心N团队”的科研体系,共引进高层次科研人员150余人,国字号人才27人。
瞄准重大科学问题与“卡脖子”关键技术,已建成1个国家级平台、1个国家级平台分支机构和5个省部级平台,共承担国家级与省部级科研项目65项,发表高水平论文500余篇。
吸附高质量产业,专注科技成果转化,积极联合校友资源,累计吸附和孵化企业51家,累计实现营收超4.3亿元,税收超3100万元。
聚焦地方产业升级,与地方头部企事业单位共建11个联合创新中心和联合实验室,助力地方形成新质生产力,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竭诚欢迎全球优才加盟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共创辉煌!
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简介
研究院把推动博士后事业发展作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2021年招收首批博士后,2023年4月获批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培养博士后13人,在人工智能、计算生物学、信息通讯等领域主持国家级项目15余项;
发表高水平论文50余篇,签订各类科技合同20余项,申请专利14余项,其中1人成功入选国家2021年度“香江学者计划”,5人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人获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1人获批浙江省博士后科研项目择优资助一等资助。
研究院现以优质的事业平台、优厚的福利待遇、良好的职业发展通道,诚挚邀请海内外优秀博士到我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欢迎青年人才线下、线上深入交流和考察研究院发展环境!
二、博士后进站要求
1.获得博士学位,品学兼优、身体健康;
2.年龄一般在35周岁以下;
3.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4.入站博士后身份为电子科技大学博士后,进站后需与电子科技大学及研究院分别签订工作协议,全时全职在衢州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在衢州工作时间不少于两年。
三、岗位待遇
薪酬待遇:
博士后聘期内年收入35万元起(注:薪酬中包含了25万/人.年的地方补贴,不包含单位缴纳五险一金等用工成本)+高水平成果奖励(上不封顶),享五险一金、疗休养、带薪年假、节假日福利等待遇;
科研启动经费:
提供科研启动经费支持;
每年持续有衢州市大科创基金项目资助,目前研究院博士后平均每人每年获资助力度在6万元以上;
支持博士后竞争各类科研项目,获得省级及以上的博士后科研项目按项目资助金额给予1:1配套奖励。
福利待遇:
博士后在站期间提供免费人才公寓;
子女入托、入学享受研究院教职工同等待遇;
人才发展:
博士后研究工作出站评价意见获良好及以上评价的博士后可优先留在研究院,聘为专职科研人员;
,享有相应引进人才待遇:安家补助、购房补贴(共160万元)和人才津贴等。
四、博士后岗位需求
1.电子信息工程、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应用数学、通信工程、无线电物理、计算机、软件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机械工程、航空宇航工程、控制工程、工业工程、地球物理、光学工程等。
2.各团队博士后招聘需求:
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衢州)博士后岗位需求表
序号 | 合作导师 | 主要研究方向 | 拟招收人数 | 对拟招收博士后的要求 |
博士专业 | ||||
1 | 孔老师 崔老师 | 1、雷达探测与成像识别; 2、智能感知与信息系统; 3、信号与信息智能处理。 | 5 | 信号处理、计算机、数学 |
2 | 胡老师 | 1、人工智能、深度学习; 2、机器学习及人工智能; 3、信号检测与处理; 4、目标识别、调制识别; 5、计算机视觉。 | 5 | 信号处理相关专业,计算机相关专业,机器学习/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相关专业。 |
3 | 杨老师 | 1、移动通信、无线网络、物联网、通信和计算的协同、数据和能量一体化传输、6G通信技术等; 2、分子通信。 | 5 | 通信、网络、计算机或微波电路、自动化等相关专业毕业 |
4 | 李老师 | 1、图像处理; 2、医学影响分析; 3、计算机视觉。 | 3 | 计算机、应用数学、电子信息等专业背景; |
5 | 王老师 | 1、精密光电测控; 2、激光雷达与相干光通信; 3、强化学习与多智能体协同控制; 4、集成电路与系统; 5、信息与信号处理。 | 4 | 光学工程、信号处理、人工智能、大数据自动化等专业,尤其需要多领域交叉能力,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与项目经历。 |
6 | 侯老师 | 1、无线通信系统; 2、通信信号处理与调制。 | 1 | 理工科专业; |
7 | 宫老师 | 1、毫米波、太赫兹真空电子学; 2、电磁生物效应; 3、生物医学成像。 | 3 | 电子信息工程、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应用数学、通信工程、无线电物理、计算机、软件工程等专业 |
8 | 1、大规模阵列天线理论与设计; 2、超表面天线与微波器件; 3、电磁散射与缩减技术; 4、天线与微波元器件EDA算法与软件; 5、基于机器学习的阵列天线优化设计; 6.、实时波束形成与自适应波束形成。 | 5 | 电子信息工程、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应用数学、通信工程、无线电物理、计算机、软件工程等专业 | |
9 | 班老师 | 1、5G/6G移动通信终端天线/基站天线; 2、毫米波多波束天线/相控阵天线; 3、massiveMIMO天线/波束成形(beamforming)算法; 4、相控超表面天线阵; 5、无线充电/无线能量收集。 | 2-3 | 电子信息工程、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应用数学、通信工程、无线电物理 |
10 | 廖老师 | 1、气凝胶; 2、动力电池; 3、敏感材料; 4、能源材料与器件。 | 2 | 材料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优先 |
11 | 郑老师 | 1、时空数据库、轨迹数据挖掘; 2、时空众包、推荐系统、自动驾驶算法。 | 5 | 计算机、通信、电子等专业背景; |
12 | 1、人工智能、深度学习; 2、计算机视觉; 3、自然语言处理; 4、医学图像处理。 | 5 | 理工科专业; | |
13 | 邹老师 | 1、生物信息学; 2、大数据与人工智能。 | 5 | 非文科专业; |
14 | 林老师 | 1、无机柔性电子器件; 2、氧化物薄膜的合成与器件应用。 | 3 | 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子信息材料与元器件等 |
15 | 1、纳米结构、纳米电子器件、纳米光电子器件及分子器件; 2、纳米量级CMOS器件及其可靠性分析; 3、硅基光电子器件及芯片。 | 2-3 | 电子信息、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 | |
16 | 张老师 | 1、电磁生物医学,包括电磁生物医学成像与传感; 2、信息纳米医药等。 | 2 | 生物医学工程、电子信息、计算机工程、电磁场与微波技术、计算电磁学、纳米机器人学、纳米医学等相关学科专业背景 |
17 | 张老师 李老师 | 1、人工智能,强化学习; 2、雷达探测与识别; 3、新体制雷达系统; 4、多源融合; 5、电子对抗。 | 2-3 | 信号处理、通信系统、计算机、数学等相关学科专业 |
18 | 王老师 | 1、数字化制造、网络协同制造、智慧工厂; 2、工业机器人、智能服务机器人。 | 2-3 | 机械工程、航空宇航工程、控制工程、工业工程等相关学科专业 |
19 | 1、复杂场景下人脸/行为识别及分析技术; 2、多源异构数据张量建模及数据策略技术。 | 2-3 | 图像与视频处理、信息与通信工程、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信号与信息智能处理等相关学科专业 | |
20 | 赵老师 | 1、雷达信号处理、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微波遥感理论及应用、微波致热超声成像; 2、面向智能驾驶的全场景高精度定位技术。 | 2-3 | 信号与信息处理、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数学等相关学科专业 |
21 | 王老师 | 1、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的地震信号处理; 2、光纤激光。 | 2-3 | 信息与通信工程、地球物理、光学、光学工程、物理等相关学科专业 |
更多招聘安排,请点击→ 2025年招聘活动总览 [申请查看]
首页
复制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