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25-03-28
- 截止日期:2025-05-16
- 学历要求:博士研究生
四川美术学院创建于 1940 年, 1981 年获批国家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2021 年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目前有艺术学、设计学、美术与书法、设计四个博士学位授权点。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 “出人才、出作品”为特色,坚持“志于道、游于艺”的校训精神,致力于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坚实宽厚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创作能力,学术研究与创作实践融通的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
学校设有艺术学、设计学 2 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25 年春季面向海内外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
一、招收方向
流动站 | 研究方向 | 导师 | 选题 | 招收人数 |
艺术学 | 西部艺术与中华民族共同体 | 王朝刚 | 西部地区现当代美术创作与教育研究 | 1 |
王天祥 | 遗产美育、艺术乡建 | 1 | ||
现当代艺术理论 | 邹建林 | 综合媒介视角下的民国漫画研究 | 1 | |
屈波 | 20 世纪以来的中国现当代美术 | 1 | ||
李永 | 近百年书画鉴藏史与当代转型 | 1 | ||
张颖 | 艺术遗产与区域研究 | 1 | ||
郭硕博 | 西方现当代艺术史论 / 东西方文化艺术交流及比较 | 1 | ||
尹丹 | 现当代艺术理论与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实践 / 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理论建构 | 1 | ||
科技艺术与社会创新 | 周宗凯 | 三峡库区古动物活化及文旅创新应用研究 | 1 | |
设计学 | 智能制造与设计创新 | 段胜峰 | 战略新兴产业智能制造装备设计研究 | 1 |
吕曦 | 数智交互与技术人文设计创新研究 | 1 | ||
区域发展与可持续设计 | 潘召南 | 产城乡融合建设中的公共文化赋能与可持续设计研究 | 1 | |
黄耘 | 文化艺术赋能长江上游人居高质量发展研究 | 1 | ||
皮永生 | 文化产业赋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 1 | ||
骆玉平 | 中国山水营城的生态理法研究 | 1 | ||
谭晖 | 艺术疗愈与康复环境设计研究 | 1 | ||
设计史与设计文化传播 | 黄厚石 | 中国近现代设计图像与设计文化传播研究 | 1 | |
李敏敏 | 设计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 1 | ||
西部艺术与中华民族共同体 | 张国云 | 西南民族民间艺术与设计创新方法研究 | 1 | |
谢亚平 汪泳 | 传统工艺文化价值与创新设计研究 | 1 | ||
汪泳 | 面向西部文化遗产的数字人文与设计创新 | 1 |
二、申请条件
(一)思想政治素质好,品学兼优,身心健康;
(二)年龄在 35 周岁以下,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可放宽至 40 周岁:
1. 博士期间获国家奖学金或同等级别的奖学金;
2. 取得 C1 级以上 “发表类”“出版类”“科研纵向项目”中任意 1 项(排名第一);
3. 海外知名院校获得博士学位的外籍或留学人员。
(三)取得博士学位不超过 3 年;
(四)在站期间须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五)本校博士毕业生须跨一级学科申请;
(六)优先招收博士应届毕业生或无劳动人事关系的申请人。
三、申请流程
2025 年春季招收截止时间 2025 年 5 月 16 日,其中海外毕业的博士随到随面试。
(一)申请进站
申请人根据各流动站招收方向和计划,结合自身科研实际,选择 1 名意向博士后导师申请进站,提交材料清单如下:
序号 | 材料名称 | 份数 | 备注 |
1 | 博士后申请表 | 3 份 | 附件 1 |
2 | 博士后政审表 | 1 份 | 附件 2 |
3 | 专家推荐信( 2 位专家) | 1 份 | 附件 3 (其中 1 位为本人博士生导师) |
4 | 身份证复印件 | 3 份 | |
5 | 博士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复印件 | 3 份 | 暂未拿到学位者提供答辩决议书及学位办同意授予学位证明 |
6 | 博士后进站申请支撑材料 | 3 份 | 科研成果相关支撑材料 |
注:国境外、中外合作办学获得博土学位的申请人除提供上述材料外,需在进站时或进站 6 个月内提供教育部出具的《学历学位认证书》 1 份,外籍人员可提供中国驻外使领馆出具的学位认证 1 份。
申请人须邮寄申请材料到相应流动站地址,同时以 “ 2025 博士后 —流动站名称—方向—姓名”的命名方式,发送电子扫描版至相应邮箱(见下表)。
所有申请材料须真实、完整、规范,对涉密材料应做脱密处理。
流动站恕不退还申请人材料,对提交虚假材料的,将取消其进站资格。
流动站 | 联系人及电话 | 电子邮箱 | 寄送地址 |
艺术学 | 袁老师 +86-[申请查看] | 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南路 56 号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行政教学办公室 | |
设计学 | 梁老师 +86-[申请查看] | 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南路 56 号四川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D105 办公室 |
(二)考核面试
流动站审核申请人材料,经合作导师组研究后,通知申请人进行考核面试。
(三)进站审批
流动站将考核结果报学校审定,确定拟进站人选。
博管办通知拟进站博士后在 “中国博士后”网站进行网上申报,待上级审批通过后向体检、政审合格的人员发放录取通知书。
(四)报到
博士后准备相关材料,凭录取通知书、身份证等按通知时间到博管办办理报到手续。
四、相关待遇
博士后基本薪资为 20 万元 / 年(税前),科研经费 10 万元,另缴纳五险一金、按学校规定提供人才公寓以及学校其他福利待遇。
五、出站考核
出站考核以评议答辩方式开展,博士后工作期满,完成合同约定的目标任务并取得相应学术研究成果,可以申请出站,出站条件如下:
(一)在站期间完成较高质量的博士后研究报告 1 份。
(二)在站期间新增以下四类成果之一:
1 .以第一作者身份完成 C1 级以上 “发表类”学术成果 1 项;
2 .以第一作者身份完成 C1 级以上 “出版类”学术成果 1 项;
3 .以第一作者身份完成 D1 级 “发表类”学术成果(仅限 CSSCI 来源期刊扩展版、北大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来源期刊) 2 项;
4. 取得经学术委员会认定的其他与上述同等级别和数量的学术成果。
(三)在站期间主持获批 D1 级以上 “科研纵向项目” 1 项或新增以下四类博士后资助项目之一:
1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2 .重庆市博士后研究项目特别资助;
3 .博士后国(境)外交流项目;
4 .重庆市博士后国际培养交流计划。
在站期间入选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 B 、 C 档)、教育部博士后海外引才专项计划、重庆市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中任意 1 项的,可对(二)和(三)项出站条件不作要求。
上述 “ C1 级 ”“ D1 级 ”成果均按照《四川美术学院学术成果分类分级评价办法》规定执行。
六、其他事项
(一)全职博士后须将组织、人事关系及档案转入学校。
(二)博士后在站工作时间为 2 — 3 年,有关管理按照《四川美术学院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管理办法》执行。
(三)出站考核优秀的博士后优先以人才引进方式留校聘用。
本简章未尽事宜由四川美术学院博管办负责解释,联系人:高老师,联系电话: +86-[申请查看] 。
四川美术学院
2025 年 3 月 26 日
附件【 附件 1 :四川美术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进进站申请表 .docx [申请查看] 】
附件【 附件 2 :博士后进站政审表 .docx [申请查看] 】
附件【 附件 3 :专家推荐信 .docx [申请查看] 】
附件【 附件 4 :四川美术学院博士后人员学术成果基本评价标准 .pdf [申请查看] 】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来源链接: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收资讯请关注:
【高才博士后】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 bshjob
首页
复制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