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简介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全国及广东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和传播的重镇。
2023年,学校成为首批获准设立中共党史党建学一级学科的五所高校之一。
马克思主义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150余名专任教师及多个高水平科研团队,设有多个教研室与省级校级科研基地与平台,教师团队中不乏国家级与省级人才项目获得者,具备一流的科研与教学实力。
近年来,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形成了本硕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积极创新教育理念,不断探索“把课上好”的理论与实践,提出了将教育和教学相统一、以学科建设促进思政课教学、知识·价值·行动“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构建“大思政”格局教育教学实践。
未来,学院将继续致力于建成全国一流的马克思主义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理论宣传重镇,为培养更多优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共党史党建学人才贡献力量。
二、招聘领域
主要面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共党史党建学、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等相关学科方向中青年研究人员。
三、基本要求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忠诚教育事业,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学风;
3.熟悉高等教育规律,了解国内外高等教育情况,具备国际化的学术视野和引领本学科领域发展的思路;
4.身心健康,聘期内应全职到校工作。
四、招聘岗位及要求
(一)长聘教授(教授二级/三级岗位)
具有高深的学术造诣,在人才培养或学术研究方面取得国内外公认的标志性重大成就和贡献;
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和学术地位,具有带领本学科赶超或引领国际先进水平的能力;
具有突出的团队领导和组织协调能力。
年龄原则上不超过55周岁。
(二)长聘副教授(教授三级/四级岗位)
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在人才培养或学术研究方面取得国内外广泛认可的创新性成就和贡献;
在国内外具有较强影响力和学术地位,具有保持本学科国内外先进水平的能力;
成为本学科领域独立学术带头人。
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
(三)预聘副教授(副教授一级/二级岗位)
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能力,在人才培养或学术研究方面取得高水平成果;
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专业影响力;
具有成为本学科领域学术带头人或优秀学者的发展潜力。
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0周岁。
(四)预聘助理教授(副教授二级/三级岗位)
具有广阔的学术视野、活跃的创新思维和扎实的研究基础;
取得较高水平的专业成果;
学术发展潜力较大。
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8周岁。
五、引进支持的特点与优势
1.预聘期给予稳定充分的发展支持
教研系列职位实施“预聘-长聘”制(Tenure-tracksystem),为人才提供稳定且充分支持,6年的预聘期(Tenure-track)有利于青年学者在职业发展关键期可以安心治学。
2.作为独立“PI”引进
学校按“PI”标准为教研岗教师配置资源,支持青年人才独立开展工作,开创新的研究领域。
3.优厚的薪酬待遇
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待遇和支持保障条件。
4.单列研究生指标
教研岗教师入职即认定研究生导师资格,博士生导师到岗前两年共有2-3名博士生指标。
5.高水平科研平台
学院设有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实践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形势与政策研究所”等多个省级校级科研基地或平台。
广东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协同创新联盟、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培训中心、广东省马克思主义学会等机构挂靠我院。
6.办学及居住空间充足
学院办学空间较大,办公及科研用房条件好;
学校提供配套的人才公寓供教职工租住。
7.医疗保健资源丰富
学校有10家国内一流的附属医院,为人才的健康保驾护航。
8.高水平的附属中小学
学校建有高水平的附属中小学,提供优质的子女教育资源。
9.良好的校园及学院文化
学校历史底蕴深厚,校园环境优美,学术氛围浓厚,行政服务高效。
学院工作氛围温暖和谐。
六、应聘方式
申请人请提交个人简历(包括从本科至申请时连续的学习、工作经历,发表的论文、著作,主要教学科研成绩,并标注出5项代表性成果)、来校工作计划(1-2页),邮件标题以“姓名+岗位+学科”命名,发送至学院联系人邮箱。
通过初审者会被邀请参加视频面试或来校交流。
七、联系方式
联系人:[申请查看]
电子邮箱:[申请查看]
联系电话:[申请查看]
通讯地址: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园文科楼301室
单位网址:[申请查看]
本招聘信息常年有效,应聘者可随时申报。
学院将安排专人全程跟进您的应聘申请。
原文出处:
首页
复制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