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时间: 详见正文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检验医学科是南方医院重点发展的临床专科之一,承担了医学检验专业医、教、研任务。
目前,检验医学科已建设成为医学检验首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并通过了 ISO 15189 医学实验室质量与能力认可;
先后建成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医学检验国家特色专业、卫健委检验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医学检验技术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广东省重大疾病快速诊断生物传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医学检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英循环标志物开发与检测联合研究中心等;
是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常委单位、广东省医学会检验分会和广东省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主委单位、全国高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联盟理事长单位、全国高校检验教育校际协作理事会副理事长单位。
课题组导师简介
郑磊,南方医院副院长,检验医学科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南粤优秀教师,羊城好医生。
曾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肿瘤标志物学术大会青年创新奖、“英雄杯”中国实验医学杰出青年奖等荣誉。
长期致力于医学、化学、生物医学、材料学等多学科交叉医学研究,尤其在临床检验诊断新技术开发及应用方面进行了系统性的深入研究。
已在 J Extracell Vesicles 、 Adv Mater 、 Adv Sci 、 Adv Funct Mater 、 Nano Letters 、 Mater Horiz 、 ACS Nano 等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 SCI 论文多篇。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广东省市级项目多项。
学术兼职:国际细胞外囊泡学会( ISEV )教育委员会执行主席、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细胞外囊泡专委会( CSEV) 副主委、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临床分子诊断分会副会长、世界华人检验与病理医师协会副会长、中国老年保健研究会检验医学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主任委员;
《 Interdisciplinary MEDICINE 》主编、《 Journal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 》副主编、《 Aggregate 》编委、《 VIEW 》编委、《 ExRNA 》编委。
张静,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项目(海外)获得者,南方医科大学高层次引进人才,入选 2021 年南方医院杰青培育 A 类计划。
入选斯坦福大学与爱思唯尔数据库发布的《 2023 、 2024 年度全球前 2% 顶尖科学家》榜单、获“ Wiley 威立中国开放科学高贡献作者”。
2017 年 8 月至 2021 年 2 月期间于香港科技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师从 AIE 领域的开创者与引领者、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得者唐本忠院士。
主要从事新型发光体系构筑及重大疾病的诊疗应用,迄今为止发表 SCI 论文共 70 余篇,第一 / 通讯作者论文共 48 篇,其中 IF 大于 10 的论文 18 篇, JCR 工程技术一区 Top 论文 29 篇,包括 Nat Commun (IF: 17.694 , 2 篇)、 Adv Mater ( IF: 32.086, 2 篇)、 Prog Polym Sci (IF: 31.281, 1 篇 ) 、 Mater Today ( IF: 26.943, 1 篇)、 J Am Chem Soc ( IF: 16.383, 1 篇)、 Angew Chem Int Ed ( IF: 16.823, 2 篇)、 Adv Funct Mater (IF: 19.924, 1 篇 ) 、 ACS Nano ( IF: 18.027, 2 篇)、 Adv Sci ( IF: 17.521, 4 篇)、 Mater Horiz ( IF: 15.717, 1 篇)、 Aggregate ( IF: 18.8 )等国际顶级和权威期刊, ESI 高被引论文 5 篇, ESI 热点论文 1 篇。
已申请美国和中国发明专利共 11 项,授权美国专利 2 项,中国专利 4 项;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 项,广东省科研项目 3 项、广州市项目 1 项,南方医院杰青培育计划项目 1 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项。
学术兼职:担任《 Interdisciplinary MEDICINE 》《检验医学》杂志青年编委,中国生物材料学会体外诊断分会委员会委员,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临床检验科学技术转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临床微生物与感染精准检验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长青人智库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研究方向:
( 专职科研,以下方向任选 )
1. 新材料 / 探针 / 功能材料 / 新药的开发与合成及生物应用(可选)
2. 重大疾病的诊疗应用
3. 细胞 / 细菌外囊泡相关生物医学应用
4. 新材料 / 探针 / 纳米材料体外诊断应用研究
5. 肿瘤“液体活检”(细胞外囊泡、循环稀有细胞、游离核酸)新型生物标志物的临床
1. 具有生物、医学相关背景均可,有交叉学科研究背景的优先考虑。
2. 已获得生物、医学相关专业博士学位或接近完成博士学位,年龄不超过 40 岁。
3. 以第一作者发表过 SCI 小类 I 区学术论文者优先。
4. 有科研热情,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严谨科学态度。
1. 创新培养岗基础年薪 40 万元起,资助期不超过 5 年;
2. 其他岗位两年予 51-60 万(税前)基础年薪,延期待遇另计;
3. 可依托项目申请科研经费 5-30 万,享受医院科研专项绩效奖励;
4. 获批各类博士后资助项目者,除享受医院年薪外,同时享受项目资助经费;
5. 博士后在站期间,可按规定申请参加医师规范化培训;
6. 可按规定申请博士后公寓,房租及水电等费用按医院标准缴纳;
7. 出站后达到一定业绩要求且获专家认可留院工作者,符合高层次人才标准可按政策享受安家费;
8.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五险一金”、工会福利、互助医疗等;
9. 享受带薪年休假、员工免费体检、院内健身房、校内资源共享。
10. 除享受学校年薪外,同时享受项目资助经费,如( 1 )“青年优秀科研人才国际培养计划”。
广东省财政每年资助 100 名优秀在站博士后科研人员、申请进站博士后流动站的应届博士毕业生到国(境)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优势学科领域,合作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每人资助 40 万元 ;
( 2 )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海外青年人才引进博士后资助项目。
采用“核实认定、不限名额”的方式,入选者由广东省财政给予每人每年 30 万元生活补贴(不再重复享受省财政资助博士后经费 15 万元 / 年),两年 60 万元。
出站后留粤工作的,省财政给予每人 40 万元住房补贴。
即获该项目的 A 岗博士后,在 28 万年薪的基础上,每年增加 15 万元左右人才项目津贴。
等等。
更多详情可参见链接: [申请查看]
首页
复制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