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招聘学科
0901作物学
086001生物技术与工程
二、 招聘岗位
(一)学科特聘教授
学科特聘教授分为学科首席教授、学科方向带头人、学科骨干、青年拔尖4个类型。
岗位要求:
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身体健康,具备从事科研、教学工作的能力和素质;
海内外高水平大学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等各类高层次人才均可申报。
海外人才绿色通道:
在海外著名高校、科研机构担任相当于副教授及以上职务的人才可申报学科方向带头人岗位;
在海外著名高校、科研机构担任相当于Tenure-Track预聘助理教授及以上职务的人才可申报学科骨干岗位;
业绩突出的博士后且符合海外优青申报条件的人才可申请青年拔尖岗位,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6周岁。
支持条件:
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薪酬及福利待遇,充足的科研启动经费、平台建设费;
协助组建卓越的科研团队、搭建与国际接轨的事业发展平台;
提供安家费,享受学校公寓房政策;
符合条件的特聘教授可安置配偶工作,协助解决子女入学入托;
依托学校申报并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的,可享受国家资助、河南省资助(1:1匹配国家支持经费额度)、学校经费叠加支持。
(二)青年教师
岗位要求:
年龄原则上在35周岁以下;
优良的教育背景和系统的科研训练;
择业期内的博士毕业生及博士后;
身体健康,具备从事科研、教学工作的能力和素质;
代表性业绩成果。
支持条件:
国家事业编制;
基础年薪12-25万元(税前),效益年薪学院考核发放;
安家费12-30万元(税前);
科研项目经费:自然科学类12-30万元。
(三)博士后
岗位要求:
年龄原则上在32周岁以下;
良好的教育背景和系统的科研训练;
择业期内的博士毕业生;
身体健康,能够满足科研、教学工作的需要;
满足合作导师和科研团队提出的具体业务条件和要求。
支持条件:
执行工资+科研绩效+国家河南省拨款叠加发放;
执行专业技术九级工资;
科研绩效分为三档,Ⅰ档为税前20万元/年,Ⅱ档为税前10万元/年,Ⅲ档为税前6万元/年;
国家博新A类28万元、B类18万元、C类12万元三档发放,中原青年博新创新人才20万/年;
博士后专项科研项目经费:自然科学类4万元;
合作导师和二级用人单位还可根据求是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工作量补发绩效奖励,与学校待遇叠加;
提供博士后公寓,发放租房补贴。
三、 应聘方式:
联系人:[申请查看]
联系电话:[申请查看]
邮箱:[申请查看]
请登录郑州大学人才招聘系统进行网上注册申请,上传简历以及教育/工作经历、学术成果等相关证明材料。
网址:[申请查看]
四、 学校简介
郑州大学植根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沉稳厚重,多学科交叉发展、多元文化交融共生,传承和发扬“求是担当”的校训、“笃信仁厚、慎思勤勉”的校风,积极服务华夏文明传承创新,为中部地区崛起贡献力量。
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双一流”建设高校和部省合建高校。
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4.3万余人、研究生2.7万余人,以及来自全球83个国家的留学生2100余人。
设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2大学科门类,各学科门类均衡发展;
有3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有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临床医学3个世界一流建设学科;
有化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工程学、药理学与毒理学5个ESI全球前1‰学科,18个ESI全球前1%学科;
ESI全球排名216位、国内高校排名23位;
QS世界大学排名511位,国内高校排名36位;
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213位、国内高校排名27位。
(2024年6月)
现有两院院士、学部委员24人;
国家各类人才计划(项目)入选者达到133人次,教授905人,形成了以院士和学术大师为引领、优秀青年人才为骨干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面向未来,郑州大学全力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建设一流师资队伍,着力构建重大平台和一流人才支撑的大学创新体系,建设一流学科,打造创新平台,集聚创新人才,培养一流人才。
热忱欢迎全球英才加盟郑大,共建一流!
五、 学院简介
郑州大学农学院成立于2018年7月,由郑州大学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联合共建,是郑州大学正式建制的二级教学与科研单位。
农学院基本定位为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研究生培养三位一体的研究型学院,旨在围绕国家粮棉油安全战略和河南农业大省的科技需求,主要开展农业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的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
农学院下设2系5中心1研究院:作物学系、生物技术与工程系,作物遗传改良创新中心、诱变育种创新中心、合成生物学创新中心、智慧农业绿色生产创新中心、乡村振兴创新中心,郑州大学欧兰德产业研究院。
已建立4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平台:棉花生物育种与综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地方牛羊种质资源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离子束绿色农业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农作物基因资源与改良国际联合实验室。
农学院按照“棉花引领、辐射扩展、四大方向、协同创新”的战略,以主要作物、畜禽、果蔬、微生物等为研究对象,重点开展合成生物学(主要围绕天然产物)、诱变育种、作物遗传改良、智慧农业绿色生产研究工作,构建高效精准的种质、品种、技术创新体系,形成“理论基础-育种技术-产品创制-成果转化”创新链。
目前,农学院专业技术人员70余人,均具有博士学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约40人。
农学院拥有作物生物学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作物学、生物技术与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在读博硕士研究生350余人。
近五年,农学院支撑郑州大学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微生物学3个学科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
获得河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
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项(含联合基金重点项目2项),获批我校第1个国审小麦品种(郑大181),到账科研经费6000余万元;
发表SCI论文420余篇,其中中科院一区论文117篇(IF≥10论文19篇),为郑州大学一流大学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聘信息请关注博士后招聘网微信公众号(ID:boshihoujob)
原文出处:
首页
复制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