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24-07-04
- 截止日期:详见正文
- 学历要求:博士研究生
一、广西大学简介
广西大学成立于 1928 年,坐落于素有“中国绿城”之称的广西首府南宁,是广西唯一的国家“ 211 工程”建设学校,“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部区合建”高校。
学校拥有哲、经、法、教、文、理、工、农、医、管、艺等 11 个学科门类, 1 个“世界一流”建设学科、 2 个“部区合建”一流学科群, 2 个国家重点学科, 1 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19 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1 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14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38 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25 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土木工程学科继续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
9 个 ESI 学科进入全球排名前 1% 。
现有全职中国工程院院士 2 人,各类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项目人选 70 多人。
学校秉承 “发达广西,复兴中华”的办学宗旨和“勤恳朴诚”的校训精神,心怀“国之大者”,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大力弘扬“创新创造、奋勇争先、全面一流”的广西大学“双一流”精神,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广西、贡献西部、面向东盟,建设牢牢扎根八桂大地的中国特色“双一流”大学。
详情请见:广西大学概况 [申请查看] 。
二、招聘岗位类别及支持政策
广西大学建立了领军团队带头人、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优秀青年人才等人才岗位与培养激励体系,衔接国家、自治区人才计划项目,为各类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
引进人才均办理实名事业编制。
(一)高层次人才 _ 明细表( 请点击链 接 查看详情 [申请查看] )
(二)教学科研人才 _ 明细表( 请点击链接查看详情 [申请查看] )
其他支持政策
1. 招生资格:引进人才均认定硕士研究生招生资格。
高层次人才、教授具有博士研究生招生资格;
副教授、助理教授如主持国家基金项目可指导博士研究生(第二导师直接指导)。
2. 个性化资助:我院在学校提供薪酬、科研启动费的基础上,另有个性化资助,面议。
3. 自治区高层次人才认定:
如获认定广西壮族自治区高层次人才(每半年认定一批),另享受自治区支持政策。
( 1 ) A 层次人才:每年 20 万元生活补助,一次性购房补助 200 万元,科研补助“一事一议”。
( 2 ) B 层次人才:生活补助每年 30 万元,连续发放 5 年;
一次性购房补助 120 万元;
科研补助每年自然科学类 100 万元、哲学社会科学类 30 万元,连续补助 5 年。
( 3 ) C 层次人才:生活补助每年 20 万元,连续发放 5 年;
一次性购房补助 100 万元;
科研补助每年自然科学类 60 万元、哲学社会科学类 20 万元,连续补助 5 年。
( 4 ) D 层次人才:生活补助每年 15 万元,连续发放 3 年;
一次性购房补助 70 万元;
科研补助每年自然科学类 20 万元、哲学社会科学类 10 万元,连续补助 3 年。
( 5 ) E 层次人才:生活补助每年 10 万元,连续发放 3 年;
一次性购房补助 50 万元;
科研补助每年自然科学类 15 万元、哲学社会科学类 8 万元,连续补助 3 年。
4. 自治区重大人才项目:
如入选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大人才项目,另享受自治区支持政策。
( 1 )广西杰出人才(每 2 年遴选一批):生活补助 150 万元,科研补助 500 万元(可一事一议额外申请)。
( 2 )广西八桂学者(每年遴选一批):生活补助 100 万元,科研补助 300 万元(科技创新类)、 100 万元(哲学社会科学类)。
( 3 )八桂青年拔尖人才(每年遴选一批):生活补助 45 万元,科研补助 60 万元(科技创新类)、 30 万元(哲学社会科学类)。
( 4 )广西人才小高地(每年遴选一批):每个团队 1000 万元建设经费。
三、招聘程序
(一)个人申请。
请将个人简历、广西大学岗位申请表(详见附件,以 “姓名 + 学院 + 学科 + 岗位”命名)同时发送到学院联系邮箱( [申请查看] )和学校人力资源处邮箱( [申请查看] )。
(二)学院推荐。
甄选和审查 ——课程试讲和学术报告考核——学院人事评审委员会面试评议——党政联席会议决议推荐。
(三)学校评审。
校外同行专家学术评价(副教授、教授岗位) ——学科群面试评议(每人 20 分钟)——学校人事评审委员会评审。
(四)办理入职入编手续,签订聘用合同。
四、广西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简介
电气工程学院前身可追溯到 1938 年的原广西大学理工学院电机工程学系。
学院拥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1938- 至今)、自动化专业( 1971- 至今)两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电气工程广西一流学科、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电气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电气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能源动力(电气工程方向)和电子信息(控制工程方向)两个专业学位硕士点。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 2 人,国家级高层次青年人才 1 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学者 1 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2 人,英国工程与技术学会会士( IETFellow ) 2 人,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外籍会士( CSEEFellow ) 1 人,全国模范教师 1 人,全国宝钢优秀教师 2 人,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 1 人,入选全球 Top2% 顶尖科学家榜单 1 人,广西“八桂学者” 2 人,“八桂青年学者” 1 人,“八桂青年拔尖人才” 2 人,广西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 1 人,广西青年科技奖 2 人。
学院依托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国家级教学团队、电气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虚拟教研室、广西电力系统最优化与节能技术重点实验室、广西电力装备智能控制与运维重点实验室、广西电力输配网防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教学和科研平台开展工作。
学院教学及科研用房面积 21000 平方米,实验仪器设备资产总值 1.1 亿元。
五、招聘学科及联系方式
主学科:电气工程
学科方向:
1. 电力系统与电力信息技术;
2. 电机、电力电子与新能源发电;
3. 电工装备、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4.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包括自动控制、人工智能、机器人与生物电磁技术等)。
联系人:[申请查看]
联系方式: [申请查看]
联系邮箱: [申请查看]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来源链接:
首页
复制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