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晨曦副教授是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青年科学家、上海市特聘青年专家、上海市浦江人才,曾荣获国际医学磁共振学会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 奖项、美国心血管磁共振学会 Early Career Award 提名。
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探索者”、上海市浦江人才等多项国家和地区项目,在医学影像领域的顶级期刊( IEEE TMI 、 JCMR 、 JMRI 、 MRM 、 Radiology 等)和会议上发表论文 80 余篇,近 1 年团队发表 SCI 论文超 10 篇。
团队现有研究人员 10 余人,与联影医疗等国内磁共振设备研发龙头企业建立了紧密的科研合作关系,并与国内十余家医院开展合作临床研究,研究方向涵盖磁共振成像、核医学成像、图像重建算法、图像处理算法、人工智能理论与应用等;
致力于开发新方法和技术,以提升磁共振成像,尤其是心脏磁共振成像的成像效率、稳定性和医学价值。
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自 2011 年成立以来,依托交大全球顶尖的工程学科实力和全国一流的临床医学资源,紧密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及临床医学发展,逐步形成了“医工交叉、国际化、临床转化”的独特优势。
学院汇聚了一支国际学术影响力显著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员工 121 人,其中包括 3 位院士、 13 人次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 12 人次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近 85% 的成员拥有长期海外学习及工作经历。
此外,学院还拥有磁共振诊疗高端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多个国家和省部级研究基地,在学科评估中屡获佳绩,于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位列世界第二,展现出强劲的科研与教学实力。
磁共振诊疗高端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于 2022 年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设立,是国内唯一专注于磁共振诊疗技术创新的国家级中心。
中心致力于汇聚全国磁共振创新资源,聚焦磁共振诊疗一体化高端装备与技术的战略性领域,打造具有国际引领水平的大型工程研究中心,推动该领域装备和技术实现关键突破,引领行业发展。
中心目前配备 3T 磁共振设备(联影 uMR790 )、 1.5T 磁共振设备(西门子 Aera )、 5T 磁共振设备(联影 uMR Jupiter )、科研定制 0.7T 超导磁共振设备以及科研定制 0.1T 永磁磁共振设备各 1 台,为磁共振诊疗领域的前沿研究提供了坚实有力的硬件支持。
现因课题组发展需要,面向海内外诚聘博士后研究员 1 - 2 名,岗位要求如下:
1. 专业背景:热忱欢迎电气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应用数学、物理、计算机等相关领域的博士生踊跃申请。
要求年龄不超过 35 周岁,以第一作者发表过 SCI 或顶会论文;
2. 薪资待遇:本岗位提供极具竞争力的薪资待遇,年薪 30-40 万元,同时全力支持申请上海市“超级博士后”等基金和人才激励计划。
3. 研究方向:研究方向包括磁共振成像、核医学成像、图像重建、图像处理和分析、人工智能理论、医学人工智能应用等。
我们将根据应聘者的研究背景和兴趣,综合讨论确定具体研究方向,助力您在专业领域深耕细作,实现个人价值与科研突破的双赢。
有意者请将个人简历、研究计划及其他相关材料发送至 [申请查看] ,邮件主题请注明“应聘博士后 - 姓名 - 毕业院校 - ”【 快捷投递:点击下方“立即投递/投递简历”,即刻进行职位报名 】。
我们将在收到申请后尽快组织面试,期待您的加入!
首页
复制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