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院系简介
北京大学是全球智能学科的诞生地。
1985年,由学部委员程民德先生和石青云院士发起,以北京大学数学系、计算机系、无线电系为主体,联合全校十余个系所,利用北京大学综合学科优势成立信息科学中心,并于1988年建立了北京大学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视觉与听觉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成为国内人工智能领域的一面旗帜。
2002年,成立北京大学智能科学系。
2021年,成立智能学院。
2022年,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成为教育部新增一级学科。
同年,北大与北京通研院获批联合共建跨媒体通用人工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
2023年,智能学院联合共建单位成功申报并获批教育部人机共生国际联合实验室。
同年,北大智能学科联合其他院系牵头成功申报并获批发改委国家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创新平台,该平台的建设将进一步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智能学院联合人工智能研究院和王选计算机研究所教研力量,共同强化智能学科建设。
智能学科共划分为11大方向,包括: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听觉、言语与音乐、智能图形与交互、机器学习、认知推理、多智能体、智能机器人、数据智能与计算智能、跨媒体智能、智能信息系统。
智能学院在全球著名计算机视觉专家、统计与应用数学家、人工智能专家朱松纯教授领衔下,汇聚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和优秀青年学者。
现有全职人员35人,其中教研人员32人,包括国家级人才5人,国家级青年人才5人,北京大学“百人计划”入选者4人。
多年来,智能学院先后承担了数百项国家级、省部级、国际合作和横向合作项目,在智能科学领域取得一系列显著进展,多项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培养了大量人工智能领域的优秀人才。
围绕智能学科科研方向,智能学院2025年度招聘信息如下。
二、岗位设置
招聘职位 | 职位系列 | 岗位职责 | 应聘条件(年龄、学历、教学、科研等方面的要求) | 人数 | 联系方式 |
助理教授/预聘副教授/长聘副教授/教授 | 教研系列 | 教学科研工作 | 1、 博士学位。申请预聘助理教授年龄一般35岁及以下;申请长聘副教授年龄一般40岁及以下;申请教授者年龄一般在50岁及以下。特别优秀者可适当放宽年龄要求。 2、 申请助理教授或预聘副教授者,需有博士后或在海外工作学习的经历,且科研成绩突出,具有教学经历者优先。 3、 申请长聘副教授或教授者,在海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国际知名企业担任正教授或相当职务;且在自然科学或工程技术领域从事研究工作,具有世界一流的研究水平,近5年在重要核心刊物上发表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论文,或获得国际重要科技奖项或掌握重要实验技能。 4、 研究方向: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科研方向。 | 0-2 | 联系人:[申请查看] 联系电话:[申请查看] 电子邮箱:[申请查看] 联系地址和邮编: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智能学院(100871) |
三、应聘材料
根据学校要求确定应聘者应提交的材料清单,包括个人详细简历、学历学位证明、主要研究成果、代表性论著、未来工作计划等;
全年接受申请材料。
原文出处:
首页
复制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