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24-07-24
- 截止日期:详见正文
- 学历要求:本科及以上
招收对象
国内外优秀的在读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招收名额
不限
实习期
不少于 1 个月
实习支持条件
•本科、硕士实习津贴最高 3000 元 / 月
•博士实习津贴最高 5000 元 / 月
•享受餐费补贴 600 元 / 月
•提供免费住宿
•报销往返交通费(限高铁二等座)
•提供意外保险
岗位信息
科学研究、工程技术、技术支撑、职能管理,众多岗位等你来!
中心名称 | 部门/中心介绍 | 实习岗位 | 相关学科 |
管理部门 | 科技管理部、人力资源部、创新能力建设部等 | 信息化、基建、人力资源、科技管理、文化建设 | 理工科或相关领域 |
光电MEMS研究中心 | 中心围绕全光网络、光交换及RF/ 6G 、传感器等领域,研发适用于 5G / 6G 通信、光互连、传感探测、车载等方面的光电MEMS芯片及模块,建设世界一流的MEMS与新材料融合的产学研平台,引领光电MEMS产业发展。 | MEMS 工艺 | 物理、电子、微电子、光学等 |
功能材料与器件异构集成研究中心 | 围绕新型功能材料与器件在后摩尔时代芯片领域的应用,以智能剥离(Smart-cut)和神经形态计算(Neuromorphic computation )为根技术,研究压电单晶薄膜、氧化物神经形态器件等功能材料与器件硅基集成应用,突破信息功能材料性能单一和传统硅芯片的冯诺依曼瓶颈,实现上述功能材料与器件异构集成技术和相关芯片的产业化应用。 | 1 、神经形态器件 2 、微纳工艺 3 、射频滤波器设计 4 、嵌入式系统 5 、铌酸锂压电/光子器件 | 物理、电子、微电子等 |
精准光子集成研究中心 | 针对下一代信息系统,围绕大容量光传输/光互联,光传感与物联网,智能光计算等方面,研究先进大规模光子集成器件、光电模块以及功能性系统应用技术研究,旨在突破光子集成方面核心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占领技术制高点,实现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光模块。 | 模拟仿真 | 物理、数学、电力电子、微电子等 |
第三代半导体功率器件测试与应用研究组 | 面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对能源转换效率的需求,围绕第三代半导体功率器件在电能变换中的应用,以功率器件多物理场模型为根技术,研究高转换效率、高可靠性的功率器件及其应用,解决实现第三代半导体功率器件全生命周期高可靠性中的关键问题,突破限制第三代半导体优异特性在应用中发挥的技术瓶颈,促进第三代半导体的技术发展与产业化应用。 | 功率器件可靠性测试 | 物理、电力电子、微电子、微系统、电子封装、电气工程、自动化等 |
先进电驱系统研究中心 | 聚焦交通电气化和先进制造的高端电动力前瞻性创新,致力突破高功率密度、高效、高可靠电机与控制器共性关键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为航空电推、无人机、工业高性能伺服等技术发展提供引领性电驱技术。 | 1 、电磁设计 2 、电机设计 3 、电力电子功率硬件 4 、机械散热 5 、微控制器硬件 | 物理、电力电子、电机、飞行器设计、电气工程、自动化等 |
流动与智能化合成研究组 | 致力于流动化学和人工智能在化学化工领域的应用,以实现化工智能制造。 | 1 、光催化反应器设计 2 、光源设计及模拟 3 、光源切换控制算法 | 化学、自动化、计算机、光学等 |
无机氧化硅可控制备研究中心 | 围绕电子材料和生物医药材料领域,开展微纳尺度氧化硅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可控制备的基础理论、流程设计、关键设备制造,致力于在化学机械抛光,电子封装材料、 5G 填充材料、药物纯化、缓释等领域的应用。 | 1 、中空结构微米材料合成、表面改性、结构调控、表征等研究工作 2 、石英材料合成、表面改性、结构调控、表征等研究工作 | 材料、化学等 |
先进结构陶瓷研究中心 | 致力于成为结构陶瓷领域国际一流的研究机构,探索新型陶瓷材料的制备与性能调控等多方面原创性成果,进一步发掘陶瓷材料在航空航天、电子、医疗等领域的应用价值,促进世界材料科学领域的进步与发展。 | 结构陶瓷材料制备、性能优化、表征 | 材料、化学等 |
碳纳米新能源材料研究中心 | 聚焦于高品质碳纳米管材料的规模制备,及其在下一代动力电池技术及高端复合材料等领域的应用。 | 1 、碳纳米管工程 2 、碳纳米管生产 3 、碳纳米管制备 | 材料、化学等 |
热场材料研究中心 | 致力于热场材料基础研究及相关应用技术研究,主要研究为化学气相沉积(CVD)等基础科学问题,及产业亟需的关键材料研发。 | CVD 模拟仿真 | 材料、计算机等 |
金刚石半导体应用研究组 | 主要致力于金刚石材料的关键生长技术研究及其在半导体领域的应用研究,包括大尺寸金刚石晶圆的制备及其散热封装应用、金刚石的表面拓扑结构研究及其光学应用、大尺寸高品质单晶金刚石晶圆的制备及其在探测器领域的应用研究等。 | 金刚石材料生长、研磨抛光、封装键和、表面微纳拓扑结构等的研发 | 材料、物理、电子、微电子等 |
金属氢化学与能源催化研究组 | 专注于多相催化研究,并将其应用于能源和环境领域。 | 新型多相催化材料研究 | 化学、化工、材料等 |
新型二次电池负极材料研究组 | 致力于开展应用基础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电极材料的结构与界面设计,跨尺度电化学反应机制解析,新材料可控制备和放大生产工艺开发,新材料应用一体化解决方案,以及人工智能辅助建立电池材料大数据模型等。 | 1 、电池材料或碳材料的研究工作 2 、材料实验员 | 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等 |
激光微纳制造与测量研究组 | 立足超快激光微纳制造技术,致力于解决纳米尺度精造与精测中的系列基础科学问题,开发新型制造-测量融合技术,开展科研仪器研发与产业前瞻技术开发。 | 1 、超快激光精密加工 2 、三维结构建模,如力学超材料结构,声学、力学有限元仿真模拟 3 、光刻胶材料实验 4 、微纳加工 | 物理、电子、光学、材料等 |
智能控制与系统研究中心 | 中心聚焦高端装备控制中的难点问题,面向生物医疗和电子制造高端装备,重点开展复杂系统建模、精密视觉识别、基于视觉的高性能控制等研究,旨在解决高端装备中的科学问题,形成核心关键技术,研制世界领先的自主可控高端装备。 | 生物实验 | 组织胚胎学、再生医学或医学等 |
新型显示与感知研究中心 | 中心聚焦于次世代AR/VR/MR产品应用的关键壁垒方向,包括但不仅限于感知追踪系统方案、先进光学显示模块为基础的系统方案及相关系统驱动补偿与基于MicroLED新型显示面板等,旨在研发开创性的前端技术,成为中国XR的引领者。 | 人因工程 | 认知科学、神经科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 |
信息材料与微纳器件制备平台 | 围绕高速通讯、元宇宙、自动驾驶和智能机器人等新兴产业,立足长三角,面向全国的集光电芯片材料生长、晶圆制造、先进封装与测试、可靠性验证等为一体的共享型研发验证平台。 | 1 、工艺开发技术员 2 、运转班技术员 | 机械、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电子、软件、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半导体等 |
申请报名
( 1 )请将下列申请材料发送到邮箱 [申请查看] 进行项目报名:
A. 简历及个人陈述( 400 字以内,可包含您的研究兴趣,曾参与过的研究项目、科研成果,以及申请该项目的原因等);
B. 其他相关材料:学术成果 & 获奖证明、在读证明、成绩单等。
邮件命名方式为“加油向未来“ + 姓名 + 学历 + 专业 + 实习领域名称 + ”,如:加油向未来 + 张三 + 硕士在读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碳纳米新能源材料研究中心 + 。
【 快捷投递:点击下方“立即投递 / 投递简历”,即刻进行职位报名】
( 2 )发放通知
获得项目机会的名单将逐一通过邮件通知。
收到邮件通知的学员应在收到通知的一周内确认是否参加。
逾期未确认者视为放弃资格。
联系方式
人力资源部 郑老师
邮箱: [申请查看]
电话: [申请查看]
小贴士
Q1 实习期间,仅限在一个领域或一个岗位实习吗?
实验室将为每一位实习生定制个性化科研计划,一般而言要求在一个研究团队的一个岗位持续学习,但提供跨领域学习交流机会。
也可以视情况,安排多岗位实习机会。
Q2 实习期能延长吗?
当然可以。
实验室将结合你的实际以及实习表现,延长实习期并更新实习计划,助力你更好地明确未来科研方向及就业路径。
甬江实验室
甬江实验室是浙江省政府批准设立的专注于新材料及相关领域研究的具有独立事业单位法人资格的新型科研机构,于 2021 年 5 月 19 日 正式揭牌。
甬江实验室坐落于美丽的东海之滨——宁波。
宁波毗邻上海、杭州,是长三角南翼的经济中心,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基地,经济活跃,产业配套齐全,交通便利。
宁波正朝着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的目标奋进。
实验室以“前瞻创新、从 0 到 1 、厚植产业、造福社会”为宗旨,开展前沿基础研究,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构建完整创新生态,致力于成为科学的圣地、技术的摇篮、产业的引擎,最终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新型科研机构,以此拓展人类认知边界,应对全球挑战,为人类谋求最大福祉。
首页
复制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