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24-07-24
- 截止日期:2024-08-31
- 学历要求:博士研究生
一、单位简介
深圳医学科学院( ShenzhenMedical Academy of Research and Translation, 简称 SMART )以探索鼓励源头创新的新机制、引进与培养高水平人才为重要使命,组织、开展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覆盖生物医学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和产业转化的全链条研究及转化工作,履行科技资源管理、医学科学研究、教育与交流、临床研究与成果转化、政策咨询等职能,通过打造深圳生物医药人才高地,建设生物医药的深圳,打造生物医药的东方大湾区。
深圳医学科学院拥有世界一流的研究设施,致力于营造积极、进取、开放、平等、包容的工作环境,鼓励团队合作和个人成长,并为每位团队成员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支持。
热诚期待友好、上进的科研人员加入我们的团队。
二、薪酬福利和工作支持
1. 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具体薪酬根据应聘者资历和成果面议;
2. 提供具国际水准的工作环境、充足的经费支持和良好的科研训练;
3. 支持博士后申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资助博士后人员计划(含博新计划)、国(境)外交流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人才计划和科研基金;
4. 支持符合相关规定的博士后申请广东省、深圳市面向博士后的人才支持项目或生活补助(如广东省海外青年博士后引进项目、深圳市博士后在站生活补助等。
相关政策可能随时变化,以省市最新文件为准);
5. 支持优秀博士后申请医科院博士后特别资助计划,入选者可获得基本年薪和政府补贴以外的配套生活资助,资助标准和期限按相关规定执行;
6. 提供带薪年休假、年度体检等福利;
7. 向符合条件的博士后配租人才房或公寓;
8. 博士后人员进站可自愿选择落户深圳市,其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可办理随迁入户;
9. 博士后出站考核结果为良好或以上的,可申请医科院专职研究系列岗位,申请、聘任程序按相关规定执行。
三、应聘条件
1. 已获得国内外一流高校或科研院所相关专业方向的博士学位(博士毕业不超过 3 年),或已通过答辩即将获得博士学位,年龄不超过 35 周岁(含);
2. 具备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
3. 具有良好的英文沟通、阅读和写作能力;
4. 具备良好的学术道德和诚信、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强烈的进取心,对科研有浓厚的兴趣。
四、课题组及学科方向
序号 | 课题组(可点击查看详情) | 研究方向 | 学科方向 | 投递邮箱 |
1 | 李美静课题组 [申请查看] | 1. 原位冷冻电子断层扫描成像技术在跨尺度样品的开发应用; 2. 宿主与病原菌互作的原位结构基础及其功能; 3. 以结构基础,探索感染性疾病预防和治疗的新方法; 4. 其他重要生物大分子复合物的原位结构解析。 | 生物学或基础医学等相关专业方向,具有结构生物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细胞/分子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等背景。 | |
2 | 胡名旭课题组 [申请查看] | 胡名旭课题组当前研究兴趣为发展冷冻电镜的高通量结构解析技术,开发基于定向进化的蛋白设计方法,探索生物大分子工业化应用的场景。 | 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学等相关专业方向,具有数学物理、计算机科学或者生物信息学、生物化学、结构生物学等相关专业背景。 | |
3 | 桂龙课题组 [申请查看] | 团队致力于运用综合多种结构生物学研究手段(如冷冻电镜断层成像、冷冻聚焦离子束、光电联合成像、子断层图像平均等)研究与人类重大疾病相关的大分子复合体原位结构与功能。 | 在国内外已取得生物学或基础医学等相关专业方向,具有结构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或相关计算机科学背景。 | |
4 | 马晨燕课题组 [申请查看] | 课题组致力于解析睡眠调控和睡眠功能,特别是从睡眠与免疫系统的交互作用的角度,以期解答免疫系统如何参与睡眠调控以及睡眠如何贡献到脑健康和神经免疫功能等问题。 | 在国内外已取得生物学或基础医学等相关专业方向,具有神经科学、医学、影像学、免疫学、细胞/分子生物学等背景。 | |
5 | 潘孝敬课题组 [申请查看] | 课题组主要以结构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和药物化学为实验手段,致力于研究与代谢疾病和肿瘤转移相关的膜蛋白的工作机理,并针对其进行药物筛选和基于结构信息的优化。 | 生物化学、药物化学和肿瘤免疫学等相关专业背景 | |
6 | 姚园园课题组 [申请查看] | 课题组主要关注睡眠的“脑-心”互作机制,以小鼠为模型,通过动物行为学分析、脑电/肌电记录、心血管活动记录、活体神经活动记录、光遗传/化学遗传学、神经示踪、空间转录组学、分子遗传操作、免疫组化、荧光原位杂交等多种实验手段,一方面研究从“脑”至“心”,解析脑如何根据睡眠状态调节心血管活动; | 在国内外已取得生物学或基础医学等相关专业方向,具有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神经科学、医学等相关专业背景。 | |
7 | 宿强课题组 [申请查看] | 宿强课题组主要运用生物化学、免疫学、细胞生物学以及结构生物学等多元化的技术手段,探究重要免疫受体的工作原理。 | 免疫学、分子/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等相关专业背景 | |
8 | 杨建课题组 [申请查看] | 1. 建立基于离子通道突变引发的神经系统疾病灵长类动物模型和小鼠模型,包括自闭症、癫痫和疼痛; 2. 研究这些疾病模型从胚胎到成年期的分子和细胞致病机制; 3. 分离或合成来源于中草药、真菌和海洋生物等物质的天然产物,检测它们对相关离子通道的作用,深入研究有前景的化合物对其离子通道靶点的作用机制; 4. 评估最有前景的活性分子在小鼠和灵长类动物疾病模型上的功效,开展临床前研究。 | 在国内外已取得生物学、基础医学、化学等相关专业方向,具有神经科学、分子/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结构生物学、电生理、天然分子分离或合成、小鼠或灵长类动物研究、单分子研究等背景。 | |
9 | 黄健课题组 [申请查看] | 黄健课题组将进一步运用结构生物学、药物化学、分子和细胞生物学以及生物化学等多学科技术手段,致力于研究重大疾病相关膜蛋白的工作机制及配体调控机制。 | 在国内外已取得生物学、化学、药学等专业方向,具有结构生物学、分子/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和药物化学等相关专业背景。 |
五、应聘方式
本轮招聘截至 2024 年 8 月 31 日 ,请意向人才将以下材料以 PDF 形式发送至课题组邮箱 【快捷投递:点击下方 “ 立即投递 / 投递简历 ” ,即刻进行职位报名】 ,邮件标题请注明: “ 应聘博士后 + 本人姓名 + ” ,对于符合要求并通过初审者,将会通知安排面试。
( 1 )完整的个人中文或英文简历,包括教育背景、科研经历及成果、主要科研技能、所获奖项、个人科研兴趣等;
( 2 )学历、学位证书扫描件,学信网在线验证报告;
( 3 )代表性成果全文:包括文章、专利和著作等;
( 4 )研究陈述:现阶段研究总结及未来研究计划,请详细陈述个人开展前述研究工作的研究兴趣和具备的优势;
( 5 )邀请 2-3 位推荐人,将推荐信直接发送至对应课题组邮箱;
( 6 )其它能够说明科研和工作能力的材料。
首页
复制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