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24-06-11
- 截止日期:详见正文
- 学历要求:博士研究生
一、学院概况
苏州大学坐落于素有 “人间天堂”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拥有 124 年的悠久历史,是国家“ 211 工程”“ 2011 计划”首批入列高校,是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航天局共建高校,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苏州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 IBMS )是熊思东教授在 2010 年领衔成立的苏州大学校级科研机构,是一所以研究免疫学基本问题和重大免疫疾病为主导的医学科学研究院,是苏州大学免疫学科的主要依托,致力于探索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病和肿瘤的发病机理,同时发展新型疫苗和疾病防治策略。
IBMS 的多学科多角度研究,涉及苏州大学多个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 2 个博士后流动站。
各学术团队主要围绕基础免疫学、糖免疫生物学、感染免疫学、肿瘤免疫学、自身免疫及自身免疫病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
通过“以 PI 带动方向,以方向实现融合”的原则,已实现微生物学、免疫学、生物信息、临床等相关学科的多学科交叉。
IBMS 建院后,先后组建 15 个独立 PI 实验室,积极响应感染性疾病作为国家医疗卫生工作重中之重的重大战略需求,申请并获批江苏省感染与免疫重点实验室、苏州市治疗性抗体及其关键技术重点实验室,自建国家 P2+ 实验室。
依托研究平台,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及市厅级纵向科研项目 260 余项、横向科研项目 21 项,获批纵向经费及人才项目经费超 2 亿元、横向经费近两千万元,发表 SCI 收录高水平论文 400 余篇,包括 Cell 、 Nature Cell Biology 、 Nature Immunology 、 Immunity 、 Nature Structure & Molecular Biology 、 Arthritis Rheumatol 、 Molecular Cell 等顶级期刊论文,获授权发明专利 49 项,部分专利正在积极进行成果转化和应用。
IBMS 在建院时两位国家杰青的基础上,已新培养国家杰青 1 人、国家重大人才工程 A 类青年人才 3 人、国家海外优青 1 人、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青年学者 1 人、江苏特聘教授 3 人、江苏省杰青 4 人、江苏省双创人才 5 人、江苏省 333 工程培养对象 5 人。
团队成员紧密合作,获批教育部创新团队、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专项—生物医药创新团队、江苏省创新团队和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
IBMS 坚持长期可持续性发展策略,积极引进海内外杰出的免疫学相关领域的优秀科学家。
二、岗位待遇和支持措施
1. 学校为全职博士后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和绩效奖励,三年总薪酬最高可超 120 万!
2. 学校鼓励博士后申报国家、省、市等各级各类资助项目,所获得的资助补贴不计入总薪酬,全部叠加发放!
3. 在站期间可根据学校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相关规定参加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
4. 对于绩效评估优秀的全职博士后,可优先推荐应聘校内教学科研岗位。
5. 享受落户、医疗和子女入园入学等生活服务保障。
三、岗位要求
1. 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道德修养,身心健康;
2. 一般应为 35 周岁以下、新近毕业的博士生;
3. 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学术研究潜力;
4. 符合我校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招收条件;
5. 在站时间为三年。
四、岗位需求
导师 | 研究方向 | 招收人数 | 招收要求 | 联系方式 | 备注 |
熊思东 | 1 )重大感染性疾病的免疫学机制及其防治策略; 2 )新型疫苗的分子设计; 3 )难治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干预策略 | 2 | 1. 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学术研究潜力; 2. 工作自觉上进、有志于科学研究、有创新思维、敢于长期埋头专研且勇于创造。 | | |
温振科 | 1 )重大感染性疾病的免疫学机制及其防治策略; | 2 | |||
张进平 | 1) 淋巴细胞活化的分子调控机制 ; | 2 | |||
刘合宾 | 1) 免疫接头蛋白信号转导和调控机制; | 1 | |||
阮航 | 1) 复杂疾病的大规模多组学数据的系统生物学分析 ; | 2 | |||
戴建锋 | 1 )病毒感染与免疫的分子基础; | 1 | |||
邵拓 | 1 )酒精肝、非酒精性脂肪肝和病毒性肝炎的病理机制的研究; | 2 |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来源链接: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收资讯请关注高才博士后微信公众号(微信号: bshjob )。
首页
复制
海报